
1龟兹乐
龟兹乐是古龟兹的音乐。龟兹乐是隋唐胡乐的代表,其中使用的印度乐调理论,成为二十八调体系形成的基础。前秦建元十八年苻坚之大将吕光灭龟兹,将龟兹乐带到凉州。吕光亡后,龟兹乐分散。后魏平定中原,重新获得龟兹乐。根据历史学家向达考证,龟兹琵琶七调起源于印度北宗音乐。龟兹乐娑陀力来自印度北宗音乐的Shadja,般赡调来自印度北宗音乐的Panchama调。龟兹音乐传入中国后,在唐代演变成为唐代佛曲。
2梵呗
梵呗就是和尚念经的声音,是中国佛教音乐原声的特称,是中国最早的梵呗,是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,陈思王曹植游鱼山,感鱼山之神制,于是删治《太子瑞应本起》始著《太子颂》而“以为学者之宗,传声则三千有余,在契则四十有二”传为后式有六契的“鱼山梵”或“鱼山呗”,后世简称“梵呗”,历经支谦、康僧会、觅历及“亦云祖述陈思王”的帛法桥、支昙钥、昙迁、僧辩、慧忍、萧子良、梁武帝等僧俗名家将梵呗提倡发扬光大,盛于齐梁,普及隋唐,衰败宋元,濒危明清。
3禅乐
禅乐是中国古代的乐师们,根据古代禅师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证得的人生哲理而创作的诗歌,进行谱曲演唱而形成的一种传统古乐。据当代禅乐师妙及《灵韵乐典》记录,禅乐的内容较为复杂,禅乐的修证主要用到的古琴,此中含有琴技、琴心、琴德、琴境、琴道,而五大部内容则分为四大要素和九种境界,按照次第而深入,从学习到演奏,最后到作曲,还涉及极多的参禅悟道内容,系统复杂。